本文共 1156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子类的初始化列表,只能对子类的成员变量进行初始化
class Base{public: int x;};class Derived : public Base {public: Derived() : x(10) { cout << "Derived " << x << endl; }; int y;};int main(){ Base *p = new Derived();}
上面代码会报下面的错误
In constructor ‘Derived::Derived()’: error: class ‘Derived’ does not have any field named ‘x’ Derived() : x(10) {
初始化列表其实是一种后天强加的初始化语义。
编译器处理后,会把初始化列表的内容先转化,然后插入到构造函数的开头,之后的内容才是你在构造函数里写的语句,如果你有写的话。
但是,这两部分是截然不同的语义:前者是编译器插入的初始化语句,且开始执行用户自己的语句时,编译期要保证所有需要初始化的成员都已经初始化了,这也是各大书籍推荐使用初始化列表显式初始化成员的原因。
对应一个基类在上的继承树,一个子类对象的初始化顺序是自顶向下。
子类对象的构造函数会首先利用父类的构造函数创建一个父类对象,然后再父类对象的基础之上再把自己创建出来。(想象一个递归调用栈或者后序遍历)
所以,在子类利用构造函数初始化的时候,其父类对象已经是确定构造完毕的
所以,如果我们在子类的初始化列表中对父类成员进行初始化,那么在子类构造函数开始时,这个对象已经可能被父类构造函数初始化了(内建类型需要显式初始化,带有Non-trivial默认构造的函数就算不指定也会被初始化)
大部分情况下析构函数不写成虚函数都不会有任何影响,但有一种情况例外
有时我们会用父类的指针指向子类,此时析构函数必须声明为虚函数
#includeusing namespace std; class A{public: ~A() { cout << "A destructor" << endl; }}; class B : public A{public: ~B() { cout << "B destructor" << endl; }}; int main(){ A *p = new B; delete p; // bug, 只调用到了基类A的析构函数, 不符合预期 return 0; }
参考文献
转载地址:http://gqgv.baihongyu.com/